聊天的时候,有时表达的都是自己细枝末节还没能成一个体系的观念,但是如果能更好的使其明了,被传达,我开始用分类抑或递进的手段阐述了。其表达形式最显著的格式是 introduction
一xxoo
二ooxx
三xoxo
四oxox
conclusion 中间还要贯穿example
和@Sea_SH 聊了下朋友这么一个概念体系。
说到朋友,能与旁人区别开来的就是有无communication。是朋友起码都communication过,和某某不是朋友,亦等于我和某某没有communication或communication不够。
而commuication 的起点既是信息对等。至少要有一点信息是对等的。
一 朋友是要联系的,那联系说什么呢?是要有能说的话题,这个话题,不能是你不知道,也不能是他不知道的。这个联系的话题要建立在双方都能知晓的情况下。
example: 同学聚会的时候,聊什么呢。曾经一个班级的同学又聚到了一起,能大家都一起可以聊的话题几乎是没有的。所以大家能聊什么呢?聊过去的事情。
联系是要建立在信息对等的条件上。所以小学聚会的时候聊小学的事情,初中聚会的时候聊初中的时候的事情。
这个阐述的是群体交流,而朋友,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一对一,是我和你是朋友,或者你和我是朋友。然后我们是好朋友。
那一对一怎么交朋友呢。继续上面的情景例子。我和一个小学同学,他没有读大学,学历不高,也许高中也没有读过。如果要做一个朋友,就要有联系,找话题咯(找!理解找这个字吗)而后发现,我喜欢动漫,他也喜欢动漫,那么我们的话题就是交流动慢。
所以说,朋友是建立在有一个至少有一个信息对等的情况下。
example: 你用twitter,我也用twitter,我们可以交流一下翻墙。可是某某不用twitter,你和他说他也半知不解,你不是传教士,不是朋友他也不高兴和你多说几句,不是朋友他也不会听你到底在说什么。那怎么办呢?(找一个信息对等) 然后发现这个朋友喜欢篮球,哦,那么就和这个朋友聊篮球,聊完篮球,我们讨论一下别的事情(讨论一下别的事情,指的是什么?)
二 当你有比普通人在某一个领域高那么至少一点点的时候,朋友就会自己冒出来,或者说是想和你交朋友的人会冒出来。
example:我不会的东东,我要找人解决,例如某人不会修电脑,发现你会修电脑,那某某就会和你多联系联系(前面说到朋友是需要联系的,联系多了,我也可以自我标榜是你的朋友了)
也就是说,当你是一个合格+的人物的时候,你有朋友,也会有人主动和你交朋友。当你在某个领域是个良好人物,那其他领域也是良好的人物,就会和你交朋友。当你在某个领域是优秀人物,那么你跑哪里都是振臂一呼,大家纷纷响应了。
插播一条 哈利波特的example
罗恩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朋友,他和哈利波特是朋友,和赫敏也是朋友。哈利波特,是一个救世主模样的人物,而赫敏那是知识领域上的顶级人物。但罗恩在这两方面都是好不了多少,没准还有点差。但是罗恩可以和哈利波特,可以和赫敏成为朋友。
(哈利波特的电影算是看过,但是书没有看过,理解也许会有出入,我希望我能有机会把哈利波特的全套阅读一下)
关于第一点再说一个example
有一天,我邀请你,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吧,这个电影叫哈利波特与xxoo。你反应,哈利波特是什么? 我说“无语”,我们对于这个信息是不对等的。我说的,你不知道。然后可以做什么呢?
一 可以继续不获取这个信息(这个是没有问题的,也很正常。例如你说ELL明天我们去看什么队和什么队打篮球,我说阿这个是什么比赛,我并不知道篮球有什么好看,哦,原来那个某某怎么怎么个厉害,但是这个我不知道,你有自己充足的信息领域,你不需要对所有的信息都掌握,当面对你不知道的领域的时候,你可以选择屏蔽)
二 获取这个信息(研究下,哈利波特是什么,哦,这个作家原来是英国人,哦,这个电影有多少系列了,然后当JK罗琳有什么新举动的时候,你就可以和我聊天。ELL阿,那个JL罗琳最近又写新书了)
这个例子用的是哈利波特,而哈利波特其实是一个比较普及的信息,知道哈利波特的人算是比较多的,但是如果把哈利波特换掉,例如“明天我们去看哥本哈根话剧吧”,知道懂话剧的人,比例是少的,但是懂那么一点话剧的人都知道,哥本哈根话剧是一部相当指的看的话剧(ps这个哥本哈根和现在说的那个在哥本哈根环境讨论是没有关系的)
前面说的是朋友的联系communication 和较优秀的人是可以交到不少朋友的。显然我说的第一点比较具体多一点。
那些所谓可以和不少人做朋友的人,不就是自己获取的信息比较多,和任何人都可以有话说,谈话投机,可以交流,才可以标榜自己和很多人是朋友。
那朋友少是不是就是获取信息比较少呢
一 惯性(从小不主动和人communication,渐渐的就没有主动和人主动communication,到一个地方,嘴皮好的,会说不少合适的话和不熟悉的人,带动气氛,大家讲的开心了,communication多了,当然可以自我标榜是朋友了)
二 朋友少,是一般性的朋友少,还是深交的朋友少。 自己是否足够可爱,对方是否足够可爱。我说的可爱是可以去爱的意思_( ̄0 ̄)_[哦~] 爱也有很多意思,应该是取什么意思,不是取什么意思,自己心知肚明。自己不是一个足够可爱的人,朋友如何把你看重。相反,如果对方并非一个可爱的人,那他会与之交往的朋友选择是病态的,问题自不是出在你这里咯。
那如何可爱捏?说来也就是要有优点,让人能与你交往咯,有什么优点呢,可以有什么优点呢?热心,热情,对朋友好,关心朋友。现在我先举出来的4点都是泛泛的多是从感觉上来看的,而且很有可能,人家看你第一眼就知道你是不是热心拉,是不是热情,是不是能善待朋友的可爱之人。(有点像一个词:第一眼美女)人第一眼能看出的东西,可不少捏,现在流行说一个词“气场”,以前很流行说一个词“气质”(我不知道是不是男女通用哈)。看一眼然后说哦这个人很有气场,气场可以等于什么呢,等于在某一个方面是良好的或优秀的。或是看一眼然后说哦这个人很有气质,这也等于在某一方面是良好或优秀的。那然后怎么捏,既然你是优秀良好的,接触的人当然认为你是可爱的人,可以与之交往联系咯,然后标榜为朋友咯。
所以,朋友少,一是惯性,二是是否可爱。前提是你要能遇到人,如果是个深居大森林的独居动物,自是没有朋友的。遇到人,一是面对面的遇到;二是网上遇到,现在人的每天都有大约一天几分之几的时间是在网上,这也不得不算在其中。网上遇到也能第一眼看出是否可爱吗?我觉得哈,至少是可以看出是否不可爱,粗话脏话,满口胡言乱鸦,指责的,自是不可爱。不过不可爱的人,遇到不可爱的人。他们还是可以结成朋友的,所谓的同道中人咩~
现在讲一下交流频率。
我以为有的朋友是一年联系一次,有的是半年联系,有的是一个季度,有的是一周联系,有的是时时联系,但这都是朋友。
一年联系一次,不代表感情淡,有时多年未有音信,偶尔的相遇,也是久别重逢后朋友间的喜悦。
这些只是我的理解,但是从来没有把朋友如此分类过。
现在我在英国读书,曾经的那些朋友亦是不能想见就见的了。如果能有联系,也是网络,或者电话短信书信。
人人网是个增加朋友交流频率,增加更多信息对等情况的一个平台。点到朋友的页面留言,如果只是踩一脚也是一次联络,偷菜抢车道也是一个不错的联络。不过我在人人网是死去活来了n此,更是没有玩过一次偷菜等游戏。我觉得我是不需要这个方面的联络频率的。人人网的鼻祖facebook毅然,可就是人人网上有审查组织,facebook上没有,被封杀的机会都没。
朋友并不意味着需要价值观的一致和统一。
前面说到朋友的建立在于有一点至少一点的信息对等。在持续的联系中,会有更多的信息对等。
既然只要有一点信息是对等的,就可以有条件成为朋友,而对等的那点信息,自是不一定是一致和统一的价值观了。
聊天的时候,一边打字,一边能理清脑子的感觉真是太好了。
14 Comments
#2020 : 15 4 月, 2010
哈~占个沙发…
我可能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,有些朋友渐渐疏远却无能为力,交流的手段越来越多,但已经失去了共同的话题。
文章里这么多XXOO啥的,我XE了…ps,其中一个JK罗琳写错了
#2021 : 15 4 月, 2010
我很喜欢逻辑化的处理人际关系,对于自己的举动也分的很明白,什么级别的朋友能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套行为准则的,例如无聊的时候骚扰这种事情就只会对关系很好的朋友做……
基本上我很少主动促进交朋友这个事情,因为本来算朋友的就不少,我甚至不能对所有朋友有求必应,不得不对朋友的请求分轻重缓急
#2022 : 15 4 月, 2010
要互相需要才能成为朋友,要互相欣赏才能成好朋友
#2023 : 15 4 月, 2010
这年头朋友难找….不过我觉得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,基本上就达到了偶交朋友的标准了,至于是不是好朋友嘛……..不好说..
#2024 : 15 4 月, 2010
个人倒是不会理想的分析关系学,大多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,细细分析一下,的确对自己处事有益~~~
#2025 : 15 4 月, 2010
没有约定,相识在茫茫网海 ,来过,留印。
#2026 : 15 4 月, 2010
学习了 😉
#2027 : 15 4 月, 2010
真辛苦你把 我的2600+字的 blog 看一遍 [摸摸头](~ ̄▽ ̄)ノ
#2028 : 16 4 月, 2010
我怎么总感觉是我上学期学的MANAGING COMMUNICATION BUSINESS ASSIGNMENT的翻译啊…..
#2029 : 17 4 月, 2010
关乎地球安危的会议怎么都在哥本哈根?
#2030 : 18 4 月, 2010
[…] 看吧,没有一点冷场,发型、瘦脸霜、电视剧、感情、明星……如果再继续聊下去,说不定就会从《2012》扯到青海地震了。这就是我之前在《web2.0式网恋》中讲到的“避免冷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散思维”。当然,双方要寻找出共同的话题,用ELL的话就是信息对等。维嘉老师从手机这个话题开始来寻找共同的话题就是个不错的方法。 还没有订阅shuilog?您OUT啦 ̄▽ ̄人家还要…女大学生教你搜索色情小说长春黑水路买黄片改编笑话:我没带枪 分类目录:情感随笔 标签: 80s, mm, 教程, 校园 x t 分享到 […]
#2031 : 2 6 月, 2010
有共同话题
有共同经历
有相同观点
气场相近或某一方很强大
#2032 : 23 7 月, 2010
韩愈曾有一段话论人生知己难得,他说他平生交往的朋友不算少,浅的不说,深者也无非是因为同事等关系,某方面兴趣相同等,还有一些是因为一开始不了解而交往已经密切,后来不管喜欢不喜欢就只好坚持下去。
#2033 : 13 2 月, 2012
今天上班杂事很多,但不自觉地打开你的blog,想从早期开始一篇一篇看过来。
记得和你说过我的性格比较内向,所以朋友不多。虽然各个方面爱好的,比如摄影,运动,电影,美剧,IT类的都有,但交流并不频繁,原因是我不是那种主动communication的人吧,回想起来和家庭教育有关,从小养成的习惯。所以,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