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天的時候,有時表達的都是自己細枝末節還沒能成一個體系的觀念,但是如果能更好的使其明了,被傳達,我開始用分類抑或遞進的手段闡述了。其表達形式最顯著的格式是 introduction
一xxoo
二ooxx
三xoxo
四oxox
conclusion 中間還要貫穿example
和@Sea_SH 聊了下朋友這麼一個概念體系。
說到朋友,能與旁人區別開來的就是有無communication。是朋友起碼都communication過,和某某不是朋友,亦等於我和某某沒有communication或communication不夠。
而commuication 的起點既是信息對等。至少要有一點信息是對等的。
一 朋友是要聯繫的,那聯繫說什麼呢?是要有能說的話題,這個話題,不能是你不知道,也不能是他不知道的。這個聯繫的話題要建立在雙方都能知曉的情況下。
example: 同學聚會的時候,聊什麼呢。曾經一個班級的同學又聚到了一起,能大家都一起可以聊的話題幾乎是沒有的。所以大家能聊什麼呢?聊過去的事情。
聯繫是要建立在信息對等的條件上。所以小學聚會的時候聊小學的事情,初中聚會的時候聊初中的時候的事情。
這個闡述的是群體交流,而朋友,最後還是要落實到一對一,是我和你是朋友,或者你和我是朋友。然後我們是好朋友。
那一對一怎麼交朋友呢。繼續上面的情景例子。我和一個小學同學,他沒有讀大學,學歷不高,也許高中也沒有讀過。如果要做一個朋友,就要有聯繫,找話題咯(找!理解找這個字嗎)而後發現,我喜歡動漫,他也喜歡動漫,那麼我們的話題就是交流動慢。
所以說,朋友是建立在有一個至少有一個信息對等的情況下。
example: 你用twitter,我也用twitter,我們可以交流一下翻牆。可是某某不用twitter,你和他說他也半知不解,你不是傳教士,不是朋友他也不高興和你多說幾句,不是朋友他也不會聽你到底在說什麼。那怎麼辦呢?(找一個信息對等) 然後發現這個朋友喜歡籃球,哦,那麼就和這個朋友聊籃球,聊完籃球,我們討論一下別的事情(討論一下別的事情,指的是什麼?)
二 當你有比普通人在某一個領域高那麼至少一點點的時候,朋友就會自己冒出來,或者說是想和你交朋友的人會冒出來。
example:我不會的東東,我要找人解決,例如某人不會修電腦,發現你會修電腦,那某某就會和你多聯繫聯繫(前面說到朋友是需要聯繫的,聯繫多了,我也可以自我標榜是你的朋友了)
也就是說,當你是一個合格+的人物的時候,你有朋友,也會有人主動和你交朋友。當你在某個領域是個良好人物,那其他領域也是良好的人物,就會和你交朋友。當你在某個領域是優秀人物,那麼你跑哪裡都是振臂一呼,大家紛紛響應了。
插播一條 哈利波特的example
羅恩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朋友,他和哈利波特是朋友,和赫敏也是朋友。哈利波特,是一個救世主模樣的人物,而赫敏那是知識領域上的頂級人物。但羅恩在這兩方面都是好不了多少,沒準還有點差。但是羅恩可以和哈利波特,可以和赫敏成為朋友。
(哈利波特的電影算是看過,但是書沒有看過,理解也許會有出入,我希望我能有機會把哈利波特的全套閱讀一下)
關於第一點再說一個example
有一天,我邀請你,明天我們去看電影吧,這個電影叫哈利波特與xxoo。你反應,哈利波特是什麼? 我說「無語」,我們對於這個信息是不對等的。我說的,你不知道。然後可以做什麼呢?
一 可以繼續不獲取這個信息(這個是沒有問題的,也很正常。例如你說ELL明天我們去看什麼隊和什麼隊打籃球,我說阿這個是什麼比賽,我並不知道籃球有什麼好看,哦,原來那個某某怎麼怎麼個厲害,但是這個我不知道,你有自己充足的信息領域,你不需要對所有的信息都掌握,當面對你不知道的領域的時候,你可以選擇屏蔽)
二 獲取這個信息(研究下,哈利波特是什麼,哦,這個作家原來是英國人,哦,這個電影有多少系列了,然後當JK羅琳有什麼新舉動的時候,你就可以和我聊天。ELL阿,那個JL羅琳最近又寫新書了)
這個例子用的是哈利波特,而哈利波特其實是一個比較普及的信息,知道哈利波特的人算是比較多的,但是如果把哈利波特換掉,例如「明天我們去看哥本哈根話劇吧」,知道懂話劇的人,比例是少的,但是懂那麼一點話劇的人都知道,哥本哈根話劇是一部相當指的看的話劇(ps這個哥本哈根和現在說的那個在哥本哈根環境討論是沒有關係的)
前面說的是朋友的聯繫communication 和較優秀的人是可以交到不少朋友的。顯然我說的第一點比較具體多一點。
那些所謂可以和不少人做朋友的人,不就是自己獲取的信息比較多,和任何人都可以有話說,談話投機,可以交流,才可以標榜自己和很多人是朋友。
那朋友少是不是就是獲取信息比較少呢
一 慣性(從小不主動和人communication,漸漸的就沒有主動和人主動communication,到一個地方,嘴皮好的,會說不少合適的話和不熟悉的人,帶動氣氛,大家講的開心了,communication多了,當然可以自我標榜是朋友了)
二 朋友少,是一般性的朋友少,還是深交的朋友少。 自己是否足夠可愛,對方是否足夠可愛。我說的可愛是可以去愛的意思_( ̄0 ̄)_[哦~] 愛也有很多意思,應該是取什麼意思,不是取什麼意思,自己心知肚明。自己不是一個足夠可愛的人,朋友如何把你看重。相反,如果對方並非一個可愛的人,那他會與之交往的朋友選擇是病態的,問題自不是出在你這裡咯。
那如何可愛捏?說來也就是要有優點,讓人能與你交往咯,有什麼優點呢,可以有什麼優點呢?熱心,熱情,對朋友好,關心朋友。現在我先舉出來的4點都是泛泛的多是從感覺上來看的,而且很有可能,人家看你第一眼就知道你是不是熱心拉,是不是熱情,是不是能善待朋友的可愛之人。(有點像一個詞:第一眼美女)人第一眼能看出的東西,可不少捏,現在流行說一個詞「氣場」,以前很流行說一個詞「氣質」(我不知道是不是男女通用哈)。看一眼然後說哦這個人很有氣場,氣場可以等於什麼呢,等於在某一個方面是良好的或優秀的。或是看一眼然後說哦這個人很有氣質,這也等於在某一方面是良好或優秀的。那然後怎麼捏,既然你是優秀良好的,接觸的人當然認為你是可愛的人,可以與之交往聯繫咯,然後標榜為朋友咯。
所以,朋友少,一是慣性,二是是否可愛。前提是你要能遇到人,如果是個深居大森林的獨居動物,自是沒有朋友的。遇到人,一是面對面的遇到;二是網上遇到,現在人的每天都有大約一天幾分之幾的時間是在網上,這也不得不算在其中。網上遇到也能第一眼看出是否可愛嗎?我覺得哈,至少是可以看出是否不可愛,粗話髒話,滿口胡言亂鴉,指責的,自是不可愛。不過不可愛的人,遇到不可愛的人。他們還是可以結成朋友的,所謂的同道中人咩~
現在講一下交流頻率。
我以為有的朋友是一年聯繫一次,有的是半年聯繫,有的是一個季度,有的是一周聯繫,有的是時時聯繫,但這都是朋友。
一年聯繫一次,不代表感情淡,有時多年未有音信,偶爾的相遇,也是久別重逢後朋友間的喜悅。
這些只是我的理解,但是從來沒有把朋友如此分類過。
現在我在英國讀書,曾經的那些朋友亦是不能想見就見的了。如果能有聯繫,也是網路,或者電話簡訊書信。
人人網是個增加朋友交流頻率,增加更多信息對等情況的一個平台。點到朋友的頁面留言,如果只是踩一腳也是一次聯絡,偷菜搶車道也是一個不錯的聯絡。不過我在人人網是死去活來了n此,更是沒有玩過一次偷菜等遊戲。我覺得我是不需要這個方面的聯絡頻率的。人人網的鼻祖facebook毅然,可就是人人網上有審查組織,facebook上沒有,被封殺的機會都沒。
朋友並不意味著需要價值觀的一致和統一。
前面說到朋友的建立在於有一點至少一點的信息對等。在持續的聯繫中,會有更多的信息對等。
既然只要有一點信息是對等的,就可以有條件成為朋友,而對等的那點信息,自是不一定是一致和統一的價值觀了。
聊天的時候,一邊打字,一邊能理清腦子的感覺真是太好了。
14 Comments
#2020 : 4月 15, 2010
哈~佔個沙發…
我可能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,有些朋友漸漸疏遠卻無能為力,交流的手段越來越多,但已經失去了共同的話題。
文章里這麼多XXOO啥的,我XE了…ps,其中一個JK羅琳寫錯了
#2021 : 4月 15, 2010
我很喜歡邏輯化的處理人際關係,對於自己的舉動也分的很明白,什麼級別的朋友能做什麼事都是有一套行為準則的,例如無聊的時候騷擾這種事情就只會對關係很好的朋友做……
基本上我很少主動促進交朋友這個事情,因為本來算朋友的就不少,我甚至不能對所有朋友有求必應,不得不對朋友的請求分輕重緩急
#2022 : 4月 15, 2010
要互相需要才能成為朋友,要互相欣賞才能成好朋友
#2023 : 4月 15, 2010
這年頭朋友難找….不過我覺得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,基本上就達到了偶交朋友的標準了,至於是不是好朋友嘛……..不好說..
#2024 : 4月 15, 2010
個人倒是不會理想的分析關係學,大多時候都是跟著感覺走,細細分析一下,的確對自己處事有益~~~
#2025 : 4月 15, 2010
沒有約定,相識在茫茫網海 ,來過,留印。
#2026 : 4月 15, 2010
學習了 😉
#2027 : 4月 15, 2010
真辛苦你把 我的2600+字的 blog 看一遍 [摸摸頭](~ ̄▽ ̄)ノ
#2028 : 4月 16, 2010
我怎麼總感覺是我上學期學的MANAGING COMMUNICATION BUSINESS ASSIGNMENT的翻譯啊…..
#2029 : 4月 17, 2010
關乎地球安危的會議怎麼都在哥本哈根?
#2030 : 4月 18, 2010
[…] 看吧,沒有一點冷場,髮型、瘦臉霜、電視劇、感情、明星……如果再繼續聊下去,說不定就會從《2012》扯到青海地震了。這就是我之前在《web2.0式網戀》中講到的「避免冷場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發散思維」。當然,雙方要尋找出共同的話題,用ELL的話就是信息對等。維嘉老師從手機這個話題開始來尋找共同的話題就是個不錯的方法。 還沒有訂閱shuilog?您OUT啦 ̄▽ ̄人家還要…女大學生教你搜索色情小說長春黑水路買黃片改編笑話:我沒帶槍 分類目錄:情感隨筆 標籤: 80s, mm, 教程, 校園 x t 分享到 […]
#2031 : 6月 2, 2010
有共同話題
有共同經歷
有相同觀點
氣場相近或某一方很強大
#2032 : 7月 23, 2010
韓愈曾有一段話論人生知己難得,他說他平生交往的朋友不算少,淺的不說,深者也無非是因為同事等關係,某方面興趣相同等,還有一些是因為一開始不了解而交往已經密切,後來不管喜歡不喜歡就只好堅持下去。
#2033 : 2月 13, 2012
今天上班雜事很多,但不自覺地打開你的blog,想從早期開始一篇一篇看過來。
記得和你說過我的性格比較內向,所以朋友不多。雖然各個方面愛好的,比如攝影,運動,電影,美劇,IT類的都有,但交流並不頻繁,原因是我不是那種主動communication的人吧,回想起來和家庭教育有關,從小養成的習慣。所以,就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