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Google Reader將要關閉。
……
前一日推友們還在搶刷Google I/O門票呢。
……
去年的生日拍了張手拿蘋果的照片,印刷了兩回,折騰了兩個月才開始賣那1000張明信片。夏天過得真快,很多事還沒有做完,兜兜轉轉又到了今年的生日。
孔子說,“不學詩,無以言。”念念詩,讀讀書,寫寫字,這樣的生活真好啊。
今年生日,不如咱們一塊來念詩吧。
在賣明信片的這段日子中,我約莫花了一半時間是用來調節心情的,有時很累,有時很無力,抑或感到開心,幸福。而這個四月,我想我大概是花了三分之二時間用來調節心情的了。
最近在賣《再見22歲》明信片,被很多人問,為什麼你要用這麼一張照片,為什麼你要拍裸照,也有人產生偏頗。可是這是美的。
我覺得最美的一種狀態是這樣的:我不求得到什麼,也不懼怕失去,我只是在得到和失去的時候,去接納他們,感恩他們。接納的意思是允許任何事情的發生,感恩的意思是感謝他們的時候,送上祝福。
猛然間看到這句話“為何你不能成為藝術家”有點傷心,打開MindFire這本書,把這章看了三遍,感覺要做藝術家,非得有破斧沉舟的魄力,為了生計,去工作,你也許可以把一個網頁做得很好看,很擅長銷售,你只是一個僱員,你不是藝術家,哪怕你是做設計的,你也只是一切為了你的僱主。
任意看兩個人的微博,不認識他們,如同畫作,不懂,也有更傾向喜歡的。
其實大家寫得都一模一樣,都是說了今天幹了什麼,看了什麼電影,聽了什麼歌,“很好看,你們也要看”,“這張專輯真好聽,越來越喜歡xxx了”,抑或“這電影真難看,浪費了多少錢”“這人唱歌越來越差了”類似的詞彙,貧乏無力。
在deadline之前寫essay,在吃飯之前拍照。
旅行的第一層境界是“驗證”,哪裡有座山,哪裡有座塔,去那轉轉,看到了“哦,的確有座山”,“哦,這塔的確不錯”,拍照留念,“茄子”,“V”,到此一游。
我對那些標榜喜歡又熱愛旅遊的人,有種說不出的誠惶誠恐。
也有人不愛旅遊,出去玩,不如在家獃著,住旅店,可以抱怨電視太差,床墊不習慣。任何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都讓其難受,不順心。到了景點,嘆道,也不過如此,山山水水也不過如此,吃得不適口,陌生人這麼多,一定要注意防偷竊。有的人在酒店上一天網,玩一天電腦,不出去遊玩;有的人當晚就買了返程的機票。